德國人常說"差五分十二點",意指變動到來,該是做決定行動的時候了。

我沒有 Cinderella 的苦情與飛上枝頭作鳳凰的幸運,卻也時時經歷時間到了就被打回原形的慘狀.....

家裡的網路常常到了十點鐘, 終於有時間上網的時候給我斷線,

馬車變南瓜,車夫變老鼠, 鞋子也掉了一支!

 

沒辦法,盧易爸不肯換約,怕一換就長期斷線,

可是老舊的約,早已過於昂貴又網速緩慢。

保守倒也不全是壞事,人無完人,保守的盧易爸同時是顧家好男人,

所以屢屢被打回原形的我,就認唄~~

 

剛看了埃森劇院的辛杜瑞拉芭蕾, 現代的服裝, 還把普羅高菲夫的音樂搭配美國六零年代 Les Baxter 的軟歌,

 

5603_6858_Cinderella10.jpg 5604_6860_Cinderella11.jpg 5608_6868_Cinderella15.jpg  

 

Stijn Celis 編舞。

最妙的是由三位男舞者飾演繼母和兩位姐姐, 中場休息時還有觀眾問為何沒看到這三個反派角色......

其實這三位戲份最吃重啊! 以性格來說,她們也最真。

王子根本有鞋子戀物癖,連驚為天人的心上人都記不得面目,需要用鞋子試遍全國少女的腳。

舞劇中就讓他嚐遍苦頭,與各種奇形怪狀的女子交手。

父親這角色也有點糾結無能,既然忘不了亡妻,幹嘛續絃咧? 真是的。

不過,娶妻,也是有這麼一點風險,也許之前覺得對方溫柔嫻淑,想替孩子再找個媽!

Cinderella 芭蕾舞劇版本跟格林童話的灰姑娘還有一個大不同之處: 強烈給予辛杜瑞拉自主人格。

在她決定也要自己出發去參加城堡舞會,仙女還未帶南瓜老鼠來幫她之前,

一位白衣仙男已經來指導過她雲雨之事,使得她最終接納王子愛情時,帶著一份人的自覺,

真正從女孩成為女人。

 

 

浦羅高菲夫 (1891 - 1953) 的音樂我一向很喜歡,他的芭蕾音樂讓舞者完全脫離娃娃肌理,充滿人的生命力。

他的羅密歐與茱麗葉 (1936 年) 就是比柴可夫斯基的來得血肉飽滿。

以他的時代,創作芭蕾音樂已算過時,作曲家自身一開始也很排斥芭蕾這東西,

經過反覆與芭蕾性質題材的相互探尋,進而相知相惜,音樂走出一條自己的新路,成為我最喜歡的芭蕾音樂。

不過這次看的編舞版本, 我心中的感動還是不如多年前看的 Yuri Vamos 版本。

 

 

Cinderella-CB-9.jpg Cinderella-Poster.jpg  

 

 

 

 

 

arrow
arrow

    ya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