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 8 月, 去了克拉科夫五天。 

朋友問我:"怎麼會想到克拉科夫去啊?"
我實在答不出來...

 

很多國家中文譯名都有個"蘭"字:
芬蘭,愛爾蘭,波蘭...
譯自英文"LAND" = 國土, 地方。
芬蘭 = 芬芳的土地, 愛爾蘭 = 愛你的國土, 那波蘭是否意指風波之地,命運揣忑的國家?

 

一個五六世紀以來不斷被瓜分的殘破國土, 面對環伺的列強毫無還手能力。
不只是俄國德國任意侵占他,還有瑞典奧國,
每當鄰國侵略他, 他向另一個鄰國求助,人家替他打跑敵人後, 還是侵占他。
學過清末八國聯軍歷史的人, 不難想像德俄瑞奧飲酒笑談中瓜分波蘭的情景。
真正的獨立只在 1918 至 1939 年間, 和 1989 年後共黨解體至今。
說波蘭人習慣這樣的打壓抗暴輪迴,聽起來很殘酷...
可是我看到他們五百年來養成的柔軟生命力, 至柔乃剛。

 

克拉科夫和華沙不同,發跡輝煌在中世紀, 十六世紀末波蘭首府才由此遷至華沙。
華沙位於波蘭北部, 歷史上常跟立陶宛劃到普魯士一國,
位於東南的克拉科夫文化上則和烏克蘭及斯洛伐克融合。
二戰時德國第一個侵略波蘭, 華沙被占領後曾經起義反抗,被炸為平地。
戰後馬上變成紅軍的共產小兄弟, 今天看得到的只是史達林式大廈。
克拉科夫完全未遭德軍轟炸,因為根本沒有抵禦能力,
如此卻完整保存了古蹟, 成為他二十一世紀最大的觀光資源。
要怨天尤人嗎? 你怨尤你就輸在時間裡。
可是二戰對克拉科夫的重創是在建築物上看不到的,
擁有西元 1364 年成立的古老大學, 克拉科夫的知識份子一直是歷代強權的眼中釘,
(當年哥白尼也曾是這個學校的學生,天主教對他的地球繞日發現也感冒了很久)
納粹一進城,三十萬教授學者一夕間被屠殺殆盡,馬上成了人文廢墟。

 

納粹對猶太人的惡行路人皆知, 可是很少人注意到,
當時被屠殺的還有數十萬的吉普賽人, 同性戀者, 及波蘭知識份子。
只是後者們聲音不大, 猶太人在歐美政經的影響力夠大。
當時猶太人占克拉科夫人口四分之一,猶太區簡直成了空城。
走過那個萬物如芻狗的時代, 今日的猶太區 ( Kazimierz) 還是全城最多元的一角。
十七萬年輕學生在此廝混, 頂尖設計師和古董店並陳,
七十年來沒屋主可修繕的斑駁危樓, 無聲陪伴著最雅痞的爵士酒吧。

 

 

2010_0801_144328  

 

這是我們住處旁的猶太紀念廣場, 一堆金屬鑄成的"木椅"
清晨傍晚光線朦朧時自有些蒼涼,
艷陽高照的正午, 也有妙齡少女坐在椅上, 兩腳懸空盪來盪去,邊講手機邊等電車,
生命還是摭手可得。

行前我們就決定不去離克拉科夫六十公里的奧許維茲集中營,
德國學校裡和電視上一再報導這些歷史, 要下一代記取教訓,我們不想再看一次,太沉重。
想不到住處附近就是辛德勒當年的工廠,史蒂芬史匹柏的電影就在那裏和老城猶太區拍的。這下不得不看啦!
辛德勒在那工廠裏救了幾千名猶太人, 展覽裡內容實在太豐富了, 很多時候多媒體的立體效果讓參觀者如身歷其境。
好像我也在克拉科夫度過了1939 到 1945 那幾年似的。
逛了三小時我們兩人頭暈眼花,尤其胸口沉悶,無力虛脫...
都認為這個博物館要分很多次逛才行, 東西太多也太重。


第一天我們一到達就走路去猶太區吃了波蘭水餃 (Pierogi),
看猶太教堂和墓園, 盧易爸進入教堂前,還必須戴上瓜皮小帽, 和他當天穿的衣服還挺配的。
他還邊戴邊笑說:"希望前一個戴這頂帽子的人沒有頭蝨"
墓園中,看到墓碑上多多少少的石頭,原來,放個小石頭表示紀念那位死者。

 

 

2010_0729_170227_gedreht  

 

正想為當晚找聽現場音樂的所在,想聽 Klezmer Music。
有人發傳單做廣告, 兩人要價一百波蘭幣,
我點頭謝過, 拉著盧易爸走開。 盧易爸奇道:"你不是想聽 Klezmer Music 嗎?"
我說:"我是想聽, 但是波蘭朋友跟我說過, 一人二十五波蘭幣就夠了。"
果然聽到這個價位的演出, 來自烏克蘭的樂團, 表演傳統音樂, 附帶三小戲劇情,很鄉土很詼諧。
這個猶太傳統音樂本來就是婚喪喜慶用的民俗樂,主奏樂器很模仿人聲,有拋音轉音,也有飲泣嗚咽, 人聲樂器溶在一起。
音樂跟著猶太人四處流浪, 衍生出各種樣貌。
喜的是當代 Klezmer 繼續混合爵士搖滾, 令人驚喜連連,是個活的樂種。
"Kroke" 是我很喜歡的克拉科夫在地樂團, 這是經典曲"time" :

 

 

 

音樂是不是酷斃了呢? 他們也和耐久甘迺迪 (Nigel Kennedy) 等知名音樂家合作。
第二晚第三晚都繼續聽爵士和Klezmer, 是法國和波蘭當地的音樂家,
呵呵! 克拉科夫的音樂職場真國際化。
這回什麼紀念品也沒買,買的東西只有一堆 CD
夜晚走在城中,處處樂音,旋律訴說著淡淡的憂傷, 節奏又告訴人他們不服輸。
雖然不斷拿到人家發的蕭邦音樂會傳單, 我還是令盧易爸很驚訝: 沒去聽。
每晚很多高級餐廳和教堂推出價格不斐的蕭邦音樂會,
我看了每張傳單上的曲目和演奏名單, 實不忍心,看沒有太多麵包的優秀音樂家,
用耳熟能詳的通俗蕭邦曲目, 以觀光客賞錢餬口...
也許我想太多了吧?! 但沒辦法~~

 


克拉科夫有中世紀保存最完整也最大面積的市集廣場 (Rynek),
中央的紡織樓館是幾百年來的交易中心, 現在賣一堆紀念品, 看看就好。
長廊拱門的外觀很漂亮。
樓上的美術館我們倒想去, 那裏收藏波蘭本地十九世紀的作品, 可惜整修中, 沒開放。
想轉而看收藏文藝復興作品的博物館,裡面有達文西的"抱銀貂的女子" 居然也休館中!

 

進不去只好照照外面的雕像, 這次我都不想拍照, 掌管相機的盧易爸也幾乎沒照,
因為我們都覺得照片照不出我們的感覺。
話說我請他照照這羅馬神話中,天神的信使 Merkur, 居然被他照成這樣:

 

2010_0731_112548_gedreht  

 

被我嫌:"怎麼從下往上照屁股?"
他才又側照了吹排笛, 還是被我嫌, 哈哈!

 

2010_0731_112621_gedreht  

 


廣場另一頭的聖母教堂很有意思, 每個整點敲鐘後,鐘樓頂端的小窗會有人現吹一段小號
這是從十三世紀以來的傳統, 當時韃靼人入侵, 守夜的士兵在鐘樓上吹號要警告市民,
韃靼人一箭射穿士兵喉嚨, 小號聲因此嘎然中斷!
每個鐘頭這段旋律響起,八小節後中斷。
我很驚訝這是真人二十四小時執勤吹奏, 原先以為是錄好的音樂搭配假人,
盧易爸學過號角, 直說那人吹得好好! 
他只是不解:"要是我守夜急急要叫醒全部的人,才不會吹這麼優美緩慢的旋律,一定會使盡力氣吹得唏哩嘩啦..."

 

2010_0730_123754_gedreht   

 

 


另外拍到小教堂前兩個石獅, 不同於西域獅子的雄偉猙獰, 也不同於中國化的石獅那般可愛有童心,
居然一隻像懶洋洋的狗, 一隻像流著驚懼之淚的軟腳蝦!

 

 

2010_0730_120258 2010_0730_120312   

 

盧易爸發現了"郵局", 趕快買了郵票寄出幾張明信片, 盧易在台灣也收到一張。
本來我想讓爸爸寫德文,我翻成中文, 好讓表哥表姐念給盧易聽。
盧易爸很優, 用英文寫, 表姐念英文就可翻譯, 令盧易一愣愣, 越發覺得學英文有好處, 嘿嘿!
對了, 這郵車很古意:

 


2010_0730_123826  

 


我照常到一個新地方找語言不通的理髮師剪頭髮,
用手比要剪短,心裏想的是裏層打層次, 讓我的自然捲有點弧形,
結果理髮小姐毫不猶豫把我頭髮外層削薄,剪成高中時期的毛毛頭,哈哈!
  

 

走一走就找東西吃, 不過我通常不記得吃過的食物,不是有句話說"酒肉穿腸過, 啥也沒留下"嗎?


盧易爸最喜歡吃精緻的蛋糕,好吃又平價, 滿意非常!

 

2010_0731_145047_gedreht 2010_0801_141036  

 


上飛機前,飛機又晚點, 狹小的機場候機室擁擠得連座位都不夠,
盧易爸讓座給老弱婦孺, 起來逛唯二的商店,把最後的碎銀都拿去買農產品了。

回家來我們酒也喝了, 肉也吃了,才想起要照相!

從左至右是: 克拉科夫香腸,芥末, 伏特加, 豬油醬和蘿蔔泥。

 

2010_0804_211825_gedreht  

 


要看正統介紹, 請參考文藻外語提供的資料,

www.wtuc.edu.tw/eu/images/05/POLAND_Krakow.doc 

另外 youtube 上有很多美麗的影片,
我們沒照什麼...
下台一鞠躬囉!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波蘭, 克拉科夫
    全站熱搜

    ya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