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不愛看被西方人有意無意錯看了的東方元素,

也不認為西方人百分之百刻意扭曲矮化東方文化,

絕大多數是因為斷章取義,片段的加總不等於完整的樣貌。

而且藝術作品不一定都要高深,很多時候人們要的是娛樂和消費,這也很重要。

 

柴可夫斯基的胡桃鉗中國舞讓人畫上兩撇山羊鬍,

穿馬褂鞠躬哈腰走小碎步,再配上叮叮咚咚的音樂;

話劇作家常讓演員開口亂說 Ching Chang Chong 的異國情調帶著戲謔;

蝴蝶夫人的假日本味不用多說;

最常在德國老一輩人腦海存留的刻版印象: 可怕的"傅滿州"令人嘖嘖稱奇,

這號人物還是我到德國以後才知道的,殘忍到無知的境界,令人好笑。

這系列好萊塢1930 年代拍的電影,在二戰後的德國和冷戰時期,

搭配著"恐怖的共產黨" 形象被用來教育人民,成了文化速食......

說穿了,所有不辨真相的人對未知和不知的恐懼,就是宣傳者做文章的工具。

一代代的知識份子不論中西都在吶喊著,要"啟蒙","開民智"......

可是這門功課做到今天仍像是西西弗斯推大石頭上山,

一再滾下, 從頭再推。

 

布萊希特的"四川好女人",普契尼的"杜蘭朵" 則是要消費異國元素,

借古諷今, 指桑罵槐。

除去政治因素不談, 藝術上功過皆有:

功在讓觀眾因異國氛圍產生的距離感而更能冷靜疏離思考,

過在影響了幾代人對異文化的認知。

沒法度, 斷章取義的麻煩就在於把點狀的現象從歷史切割出來,

不看過去未來,活的東西硬是成了泡在福馬林中的切片標本。

有民粹思想的鄉民且莫忙著暴跳如雷,

我不矮化自身,誰也矮化不了我。

人家布萊希特和普契尼是狠狠批判著他們自己的文化社會,

咱們還是先低頭看看自己文化社會的現象因果吧!

 

 

說了一堆, 皆因剛看了這季一齣新"杜蘭朵"製作,

出乎意料地沒看到陳腔濫調的假中國! 編導把作品放在不可定義的時空,

集中火力轟人性裡的曖昧無奈,矛頭直指人際的權力消長與輸贏鬥爭,

搧風點火的群眾是受壓迫者,卻也是不折不扣的加害者。

導演 Tilman Knabe 作風手法實在辛辣,

既不搬演杜蘭朵的中國,又不指墨索里尼的義大利,

有多少觀眾能看到那超越名目表相的反法西斯之心?

反正非關愛情!

 

音樂的水準是百分百沒話說,(樂團是德瑞奧 2008 年度歌劇樂團)

頑皮導演卻讓想看浪漫異國情調,纏綿愛情故事的德國觀眾如坐針氈,

前後左右時時怨聲四起,散戲時大燈一亮,

和我目光相對的幾位瞠然,隨即訕訕一笑。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普契尼
    全站熱搜

    ya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