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日是聖馬汀日, 在德國這是小孩提燈遊行的日子。
節日的由來是為紀念西元四世紀的一位主教 Martin von Tours,
他一生簡樸, 寒冬騎馬路遇乞丐, 見他一身襤褸臥倒在地,
即揮劍斬外袍替那位乞丐加衣使其度過寒冬,
流傳至今, 年年天色昏暗氣候濕冷的十一月初,孩子們點上暖暖的燈籠象徵著聖馬汀溫厚的愛人之心,在村中聚在一起遊行。
通常由教堂出發,有人先穿上中古騎士服裝戴上頭盔, 騎馬繞場一周。
並升起營火, 演出這段故事。
近代又加上替小朋友準備大塊麵包, 一方面吃吃最簡單的窮人食物, 又兼補充體力。
今年是第五次帶盧易去參加,他這次用油紙做長筒型燈籠
去年小一班上做企鵝燈籠, 因為企鵝是他們班的吉祥物。
小一的隊伍在遊行中緊跟著騎馬的聖馬汀, 盧易很高興說他一直看到熱呼呼的馬糞滾下地…
OS: 這是什麼嗜好??
之前在幼稚園他做了一次牛造型的燈籠,
當時能被選上飾演馬汀和乞丐的小孩都很驕傲。
最好玩的是盧易兩歲多第一次參加的遊行,盧易胸前掛著大大的乾麵包,
當天晚上又風又雨,遊行速度簡直像行軍, 他的燈籠卻也一直乖乖舉在胸前,
真是搏命演出。
兩歲多那次,事隔了一個月, 他還在鑽研這整件事。
常常要求我和他一起唱聖馬汀之歌, 很認真地以文盲之姿用手指著歌詞大聲唱。
(手指有跟著歌曲進行划動, 反正有樣學樣)
一遍又一遍, 我當然不敢笑他, 慢慢唱好幾遍讓他跟著學。
唱累了要我上 google 找各式聖馬汀的圖像和扮演他的劇照。
仔細看了幾個後呼一口氣說:"這些都和我看的聖馬汀不一樣, 我要去睡覺了!"
那時如果他分東西給別人, 我們誇獎他, 他就說:"就像聖馬汀。"
如果他看爸媽穿破了一角的衣服, 就說:"聖馬汀會把大衣分給你。"
看到馬或有人騎馬,就說:"聖馬汀有戴頭盔, 如果從馬上跌下來, 頭不會受傷"。
然後把一些美德都加到聖馬汀身上, 像整潔禮貌等等, 爸媽聽了就開始耍詐:
"聖馬汀會去廁所坐馬桶ㄜ臭臭"
"聖馬汀愛吃蔬菜水果"
„聖馬汀..."
他聽了愣一愣, 作思考狀, 不予置評。
現在沒這麼好呼巄囉!! <--- 啥? 這就是今年聖馬汀日的感想??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