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1.jpg  

第一次接觸這個作品,還在台北兩廳院當工讀生。

大一時,常常三餐不繼地買票進剛開幕的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看節目,

遇到一位在裡面工作的學長,說他們前台還很缺人,學妹這麼常來乾脆介紹你來工作吧!

時薪不多,但可以看免費的演出,我就這樣,開始走上"自宮習劍"的路.......

幾乎天天看演出,胃口養大,後來還只挑精華段看,或是一檔連演出好幾天,可以分段看完~~

過了一段時間,我還是偶爾會買票看很珍視的作品,不要分心不用開口,享受那種私密。

畢業後到出國前都還在兩廳院混,多年後仍是很感謝那四年的葷腥不忌,學到很多。

因為我們天天在實驗劇場,大劇院,大音樂廳和小演奏廳陪伴國內外高水準演出和親友團捧場的那種同樂會,

什麼都有! 下班近半夜,工讀生們還會續攤。

 

當工讀生的前兩年,主任正是劉鳳學博士,時時見到她有氣質又親切的微笑。

她的新古典舞團在1992年演出她第103號作品"布蘭詩歌"。

我那時完全不懂這拉丁文唱詞的"古典樂重搖滾" (製作人邱媛所言),

唯一的強烈感覺就是~~這音樂好適合跳舞啊~ 看完演出,精神亢奮一晚上!

音樂很簡單,節奏強烈,音程常用三度五度八度,頗有古歌之風。 (不昰我們都愛拜的谷哥大神)

男高音男中音女高音各一,加上男女四部混聲合唱和童聲合唱,

獨吟時如葛雷哥里詩歌,器樂齊鳴時金帛絲竹都有,令我想起出土的漢代鐘磬樂。

而那幾年台灣舞蹈界其實很流行身心靈的玄學舞蹈,舞團很蓬勃,作品卻很少看到身體。

一大堆文宣寫得很玄妙很心靈,可能我靈性不夠,總是看不到那些七彩光芒.....

劉博士本是學體育的,一直深造到研究"拉邦舞譜"拿到英國國家文藝博士,教育不遺餘力。

她編的版本簡單有力,光看就摸得到肌肉與汗水,舞者說每次跳都會跳到吐膽汁。

近年可能年事已高,我找不到2010年以後的演出紀錄,她的布蘭詩歌不知還會不會再演?

 

 images.jpgimages2.jpg 

 

 

布蘭詩歌給我的震撼教育在出國後一次比一次深,西方演出此作頻率很高,

等我把拉丁文對照德文歌詞讀完以後,對它的頻繁上演頗感驚訝,

因為這源自1113世紀的中古修士吟唱,充滿了原始人類對春神地氣,人世肉慾的頌讚。

看過很多版本,每一次的新編舞作都是那種質樸飽滿之氣,生命力像是硬生生從石頭縫裡蹦出來!

男男女女回到亞當夏娃吃禁果以前的那種境界,酒館中大地之子們在飲食男女中推進人類歷史。

美麗又帶來富饒的春之女神,唱出繞樑的鼓勵追愛之聲,去吧! 去愛生命。

 

Unbenannt.png   

 

狹隘的基督徒會覺得此作跟教會牴觸,卻也有很多宗教界的有道之士知道對生命力的頌讚與基督精神不相違背。

其實中古世紀前期中期,歐洲很多想法還是跟東方有相通之處,

例如觀察自然運行配合人世,對草藥和人體氣血的想法也較整體,慢慢才完全分離。 

 

出生於慕尼黑的作曲家卡爾沃夫 (Carl Orff 1895~1982)偶然發現這個出土的歌詞曲譜手稿,完成寫作於1937年,

沃夫一生作品不算多,多獻身兒童音樂教育,用韻律打擊啟發兒童學習,愈晚年作品元素愈單純。

他創辦很多學校, 至今不墜,雖已作古,至今還有專屬網頁,刊登每天全世界演出他作品的訊息:

www.orff.de

 

c1080e73d3.jpg   

 

德國郵局曾發行沃夫的紀念郵票:

 

images1SU2N4CZ.jpg   

 

有興趣可以聽聽這音樂,常聽版本是第一張照片:James Levine 1984 年指揮芝加哥樂團。

抓一小段奧格斯堡的露天演出:

 

 

 

 

arrow
arrow

    ya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