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德國的幼稚園到小二,都玩得沒邊沒際~

盧易五歲六歲都有讀一下台灣的幼稚園, 他回來馬上像發表學術論文:

"台灣幼稚園一直上課, 德國幼稚園都在玩!"

呵呵! 其實幼稚園有做一些專題,都是跨幾個月有靜態動態部分的活動,

只是他們不覺得那是上課~~

 

 

小二下, 盧易沒學才藝, 最近更是天天放下書包就跑到樓下空地跟鄰居男孩玩,

附近剛好有兩個和他同齡的獨生子, 三人難分難捨, 天黑才回家。

只要一個人跑到草地上踢踢球, 其他兩個自然會咚咚咚跑下去會合。

他的作業從來沒帶回家,下午在學校寫好了。 而且週末假期本來就沒作業。

 

可是前幾日的班親會, 老師已經教育家長要開始注意小孩功課了,

學生的程度在小二下第一次拉開, 我們好像被教鞭抽到, 乖乖聽老師說明:

這學期的作業份量增加很多,初期要盯小孩完成。

老師會在週一就發下整個星期該完成的作業,小孩只要在週五交出即可。

(我覺得這樣很棒, 讓學生自己控制步調, 有個人自由, 但是還是得負責。)

想起盧易跟我聊天時,曾輕描淡寫說:

"今天老師對 C 同學沒做完作業大發雷霆。我覺得很奇怪, 因為 J 和 P和 L 常常沒寫完作業老師也沒怎樣。"

我說:"可能老師覺得 C 的表現不該只是這樣吧!"

當時盧易說他都有如期完成作業。

後來才知道,他應該正在心裡準備沒寫完功課要面對的景象。

 

 

某個週日傍晚, 已經在外玩了一天的盧易還在跟媽媽一起沒腦,

演勞來與哈台之類的,突然他幽幽扁嘴說:

"我的一週作業週五還沒寫完, 老師說週一早上一定要交..."

"那你去寫啊!"

"現在的作業好難喔~"

"你下次要去樓下玩以前先寫好,有問題可以問爸爸媽媽。"

看了一下,他說的難度跟台灣作業簡直沒得比,

現在才開始學九九乘法, 德文也才開始糾正文法。

之前作業都是在寫快樂的! 老師的教學法就是讓他們寫火星文, 算數也非常簡單。

當晚第一次要指導他寫作業, 盧易發憤寫完作業, 笑了:

"我整個週末都好不安心啊!"

呵呵~ 現在他可以自己週五如期交出作業了。

 

 

德國有十六邦, 每邦有自己的法律,
各邦內的每個學校又有很大自訂規範的權限。
所以沒有統一的現象, 相同的是學制,

光談小學到中學的過程, 德國的體制還是跟台灣有些不同。
 

德國從小學四年級後, 馬上分三個學程:
1. 念普通高中的上到十八九歲取得大學入學資格,

之外還有功課較差不以升學為目的的
2. 實業中學和
3. 主幹中學。
2. 和 3. 都只上到高一左右, 接下來就去做職訓和實習。
有些本來功課不好的作完職訓, 實習以後,
會補念大學入學資格, 再進大學進修。
德國大學裡年長的和有小孩的人不少。
以往沒有學士, 直接念六年左右到碩士,
近年覺得太晚入社會競爭力差, 才增加了美制三到四年的學士學位。

 

原則上中小學課程鐘點數比台灣少很多, 早上八點到中午一點,
一星期只有兩個下午要上課到四五點。
相對的課外活動時間多,學生很早參與校外社團和協會的活動,
不管是運動還是美術音樂。
學校也會彙整學生才藝手工項目作成果發表, 例如以學生畫作印製月曆等等。

 

正因為學科鐘點數少, 數理不如亞洲學生強,
學力測驗成績在世界評比中吊車尾,
但不死背標準答案的學習模式,訓練出敢講敢亂發創意的學生,
發言起來自信又滔滔不絕, 不擔心自己背的標準答案不夠多。
剛開始聽會嚇到, 細聽之後會發現發言內容對課題有意義的不多,
外國學生才慢慢放下心來, 不因語言障礙慌了手腳。

 

我念德國大學時鐘點數也不多, 雖然寒假兩個月, 暑假三個月,
假期間圖書館和學校餐廳照常開, 只是教授不來上課而已,
學生繼續研究寫論文, 是自發沒有人逼的跟隨教授學徒制,
沒什麼"同班同學"的概念, 只能說同聽過什麼課。
沒有規定每學期每學年一定要念的學分, 個人自己安排, 自己搞定。
所以有人碩士念四年, 有人念十幾年, 反正不用付學費,只要負擔生活費。
這幾年才開始收學費, 為了減少"萬年學生",
統計數字裡的空頭學生才少一些。

 

有一點是我覺得很好的, 不管是從哪種中學畢業的學生,
有能力的都會到國外遊學或打工一年左右,
回來以後進入真正想念的大學科系或直接就業,
都多了份篤定, 較不會因追求高分而進了不想念的科系,
就業起來也不只為混口飯吃。

 

以前三種中學很平均, 現在的普通中學已經過半, 當學徒學手藝的人越來越少。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中小學生學習
    全站熱搜

    ya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