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五月各地有一些中古節慶,我們挑了兩個參加。
今年的五月,天公雖然常常不作美,還是有被我們碰到一天難得的陽光。
再怎麼科技發達全球化, 古老的手工藝還是最迷人。
二十公里外的 KREFELD 每年聖靈降臨節都會在古堡 Burg Linn 週圍舉行手工藝節,
平常這個地方沒什麼吸引力, 讓人忘了它以前布商雲集也曾風光過。
Flachsmarkt 意思就是"布市", 點出這個城市六百年紡織品生產貿易的傳統。
攤位水準很高, 數量又多, 各式手工藝品令人目不暇給,
很多是來自國外的藝人, 奧地利瑞士的攤商很多,也讓參觀的人自己嚐試哦!
作蕾絲花邊, 和手工古老樂器好迷人~~~
盧易看紡紗, 織布染布, 做陶笛,做蠟燭, 打鐵, 鑿石...
爸爸也去刨木, 做弓箭,
我看他玩得比盧易還認真!
我也深覺驚艷,看到很多默默守著祖傳技藝的知足人們。
盧易駐足不肯走時, 我和攤主就聊天,
他們手粗臉皺的, 笑容裏的自信自足卻開出一朵朵花,
不禁想, 長坐辦公室的人如果一個月做兩天工藝,
處理文件和談生意會保持多一點人味吧?
不用光想企業併購, 裁員或擴廠,
就捏揉著自然素材玩玩, 感受小小的成就, 在手中。
工藝材料從皮革, 木頭, 玻璃, 金屬, 石頭, 陶土, 應有盡有,
藝品也不像聖誕市集裏賣得那麼媚俗, 看得出扎實的手藝和獨特個性,
令我驚訝的是: 價錢不比量販的東西貴多少,
可能是少了藝品商和經紀人轉手吧。
盧易帶了零用錢, 看到這攤燒玻璃的, 馬上要買紅色的龍,
我說紅龍實在太貴了, 他就選了一個很小的玻璃企鵝,
很自豪地用他的零用錢付帳。
回家前他又找到讓他想花零用錢的木頭短劍, 還搭配一個濕毛氈劍套, 用粗繩穿著。
那天是唯一的好天, 所有人都衝出家門了,
去程塞車就很嚴重, 我們決定開遠一兩公里,不去擠主辦單位的停車場,
還好三人腳力可以, 輕輕鬆鬆抵達。靠近票口時看到長長人龍,
很多參觀者也都打扮成中古世紀的模樣, 排隊時也不無聊。
而且賣票的人好 nice, 跟我們說, 兩張全票就好, 我老實說: "小孩八歲了。"
賣票先生眨眼大聲說: "他六歲嘛!" 排我們後面的一群人也跟著說: "沒錯! 這小孩才六歲,我們都看到了! 呵呵呵!"
如此盧易得以免票進場, 真幸運!
一入場就是一片飲食區, 盧易爸馬上想吃上次吃過的德國媽媽菜: 豆子湯。
可是價格從 2.50 歐元漲到 4.50 歐元了, 我們就去吃了烤乳豬夾麵包,
園區所有的飲食攤都盡量用古法烘焙燒烤, 很多石窯磚窯。
盧易吃完先掏出從家裡帶的竹蜻蜓玩一回合, 真受不了他,
千辛萬苦跑來這裡玩家裡的東西......
節慶的規模甚大, 根本不可能玩遍, 我們盡力東看西試, 這些金屬風車造型萬變, 隨風運轉。
整排陶製的小鳥看起來也古椎, 最好玩的是有一個伸到半空的水龍頭不停流水, 引得一群小孩好奇。
盧易還去玩了打火石, 用火石用力劃金屬棒, 底下墊一點棉花接住火星, 就起火了。
攤主跟我們解釋,以前沒用棉花, 找的易燃物是森林裡的樹蕈,
先用熱水煮很久煮軟來,再弄乾, 用圓圓的木槌敲打,使其延展,最後細細削薄片,
攤主工作時, 靜定得像個中世紀僧侶!
到了下午四點,聽廣播說騎士表演就要開始了, 我們趕快趕到那片草地佔好位置,
有個很戲劇化的主持人介紹參賽者和比賽項目, 和一位中世紀打扮的姑娘拿長鏡頭拍照,
都是工作人員。
騎士拿各種兵器馳騁,或要對著靶投長槍,或要取高處的草環,搗平木頭堆,
或捉對廝殺,但很優雅: 兩騎對衝,誰的戟斷頭了,就表示他刺中對方的盾,戟完好的就輸了。
我最喜歡當天的冠軍: 左邊這匹黑馬實在太帥了! 應該也是年華最盛的一匹馬, 騎士得心應手。
圖中的白馬雖是總分最後一名, 也獲得觀眾很多掌聲, 因為牠太可愛了!
騎士一策馬, 老白馬努力奔跑起來, 越接近目標速度越慢, 到了與敵會陣或要投槍時白馬乾脆停下來,
回頭古意地看看主人, 主人也笑笑拍牠的頭撫摸鬃毛, 聳肩!
盧易三歲時跟他去過一次這個市集, 當時他好小顆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