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魯特有一個保存完整的共濟會會館。
看過"達文西密碼"的人一定對共濟會不陌生。
德文共濟會字面是 Freimaurer (自由石匠), 一下子跟"聖殿騎士"聯想不起來。
一直到今天石匠的工具還是共濟會重要的象徵物。
很難想像在中世紀由匠人身上生出這個理念,
在這空曠的博物館逛一逛, 才知道古早時能夠參與浩大工程的就非等閒之輩。
一項工程如某某大教堂必有一群主其事者, 除了建築師還有業主, 他們的想法還需最基礎的工匠來實現。
無有規矩不成方圓, 形而上高來高去以後, 還是腳踏實地想想根本。
有形的日常生活與工程, 連上無形對生命思考的希望工程。
共濟會出現以前,石匠工會就有公平交易的規章, 建設工程完成後要蓋印信認可才能交差,
上面這些就是一路沿革下來的正字標記。
1717 年英國真正成立共濟會, 源於當時倫敦大火,本地石匠不夠用,急需外國和尚來唸經, 廣納人才。
也需要更多資金挹注, 放寬入會資格,開始有了非常多的 gentlemen 參加。
1738 年普魯士王腓特列大帝當時還未登基, 就成了最早入會的德國人之一。
因為他是拜魯特侯爵的小舅子, 拜魯特的王公貴族文人音樂家很快接觸到共濟會理念。
這個博物館則是從 1902 年至今仍使用的聚會所,展出很多用具器皿和文獻,並有多媒體互動裝置闡述此團體的細節。
不同的徽章, 顯示著對公平人道理想的追求:
共濟會的五個主旨: 自由,平等,博愛,寬容,人道
和三個階段: 學徒應先認識自我, 出師者應在日常生活中不斷自我修練, 學習跟自身的缺陷相處, 師傅則應認清生命的可逝,
所有階段努力追尋的終極目標是學習最偉大造物者的創造。(抵達聖殿)
而終極目標帶給人的啟示, 即是人類無法等同造物者, 在追尋的過程中多了一份心安和謙卑。
看到這裡, 我覺得這簡直是道家在西方, 莊子之言不是盡託工匠達人之口?
很好玩的是, 共濟會章程也禁止談論政治黨派和宗教, 不是顯學方能時時隱身。
雖然會館中是要熱烈討論傾聽不同意見, 卻是要人人脫去黨派宗教的外衣,以"人"的身分相見。
故而入會資格不限天主教基督教穆斯林猶太教, 只需某會員推薦, 全體民主投票決定。
身分地位財產不影響選票的重量, 王子庶民平等。
他們似乎比莊子更強調人類的互助互榮, 畢竟認清了人類是不怎麼樣的生物, 三個臭皮匠比一個強?
十八世紀共濟會能迅速從英國吹到德國,北歐和其他歐陸國家, 與啟蒙運動時代精神的助長有關,
每遇到保守強悍的教宗就會被打壓一次, 不是判刑就是驅逐, 層出不窮。
現在會員最多的還是在英美, 德國約一萬四千人。
女人剛開始不能加入, 連莫札特歌德都為女人叫屈, 後來不但女人入會, 她們更成立了自己的婦女共濟會。
猶太人有類似經驗,另有僅限猶太人參加的類似組織。
共濟會讓人覺得有神秘色彩, 實因章程中禁止會員在外大嘴巴,
他們要的是向內自省, 不是對外作業績。
個人修練的價值遠高於招攬會員, 這點跟宗教真的很不同,
所有文獻紀錄都可以在公開圖書館找到資料, 有興趣就可以了解,神秘為果不為因。
真正少有記載的是聖殿儀式, 核心人物才能參與, 且只能口口相傳。
想像著那些社經地位很高的紳士們到了會館, 不談兄弟們政治和宗教的歧異背景,
我竟覺得這對他們有一種洗滌放鬆的療效咧~
德意志共濟會博物館網址:
http://www.freimaurermuseum.de/
Im Hofgarten 1
95444 Bayreuth
Germ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