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中我們還去了好些地方,當然到處還是美美的花不斷對我們微笑~
新品種應該會繼續不斷被研發出來,花瓣形狀和混色實驗,
但是我還是喜歡簡簡單單的鬱金香。
某天在地圖上看到 Haarlem不遠,我常讀到這個地名,就決定去看看,
這十五萬人的小城每年六月有個音樂節,好幾年他們的節目單吸引了我的目光,
因為節目不走保守路線,還能大眾化又多元,頗具開創現代感。
愛樂廳也是完全保留古老外觀, 只有現代化的內部。
上圖來自維基百科 http://de.wikipedia.org/wiki/Haarlem
走在這個城市,感受得到生活底蘊,不像海邊度假地為服務觀光客而活。
住宅區的住戶搬把椅子坐在門前曬太陽讀書,居民男女老幼各有所司的樣子。
大教堂前的市集廣場又是臨時遊樂場! 一圈老建築都被遊樂器材遮住啦~
盧易興奮得不知要用零用錢玩什麼好,
我說: 你慢慢看過一輪, 選一樣就可以去玩,跟我拿錢。
他好高興說謝謝, 結果玩了手動憤怒鳥...... 當人肉彈弓。
拿他的零用錢去買了一雙小木屐當紀念品~
花錢玩完憤怒鳥, 我們還一攤攤看別人玩好多不同的遊戲。
然後發現廣場邊上一個地下室小門,是可以免費參觀的考古博物館,
原來這老城挖到好多史前的遺跡, 可追溯到西元前三四千年。
裡面有一些互動設施, 盧易也去玩挖掘工程。
接下來亂走一陣子,盧易爸遠遠看到這漂亮的教堂尖頂,要去參觀教堂。
進去才知道,如同荷蘭很多建於十二三世紀的古老教堂,
這教堂已移作他用,因為荷蘭人算是歐洲人中,上教堂人數很少的了,
就成立基金會讓教堂以其他形式存在,用途不一,目的就是要維護古蹟。
而這個教堂恰巧是考古工作人員的工作地點,好合我們剛剛挖完土過來!
辦公地區全用落地透明玻璃,讓人看到工作檯上正在鑑定修復到一半的文物,
外圍展示櫃中則是比博物館中年輕一點的出土文物。
工作人員請我們免費參觀熱情用德文講解,講完還問盧易聽懂他說的德文否?
從教堂出來又逛到市景優美的 Spaarne 河邊,剛好有船要通過,
盧易快跑衝去看吊橋升起:
我們都好驚訝來到了氛圍這麼美的城市!
上圖最右邊掛紅旗的氣派新古典建築,是剛剛對我們講解的先生強力推薦的
Teylors Museum。
十八世紀的銀行與資本家 Pieter Teylor van der Hulst 膝下無子,
1778 年過世,在遺囑中指明財產收藏全供藝術與自然科學研究使用。
收藏從各類化石,圖書,藝術作品到科技發展史中的古老發電機應有盡有。
上圖取自維基百科 http://de.wikipedia.org/wiki/Teylers_Museum
盧易爸這個自然控在回德國以前,想要行經萊茵河入海前的三角洲上自然保護區。
我們當然很配合他的提議, 因為大部分他很配合我們嘛!
盧易練膽量有進步,出發前自告奮勇,
要單獨去交還旅館停車卡並問老闆我們該往哪個城市開。
這個公園叫 Biesbosch, 在鹿特丹旁邊的 Dordrecht 市。
我們把車停在渡輪口,過河徒步,又坐了一次這種渡輪,哈哈!
鳥瞰圖來自維基百科: http://de.wikipedia.org/wiki/Biesbosch
處處是水禽居處,偶爾看到馬和羊在吃草。
裡面很大, 有旅館, 可以乘船遊玩或賞鳥,
這沼澤地用走的真夠累! 而且天氣又轉濕冷了,
我們趕快走進唯一的餐廳補充熱量,吃完煎餅再走了一陣,
搭渡輪回去取車,結果輸入了家裡地址,導航要我們往河裡開!
哈哈~ 就第三次搭原渡輪,這次帶車,收票的荷蘭老爺爺連看我們三回,
居然笑笑只收車子的渡河費,真的好有人情味啊!
這下有了車子不怕斜風細雨又走不動, 我們把園區再繞了一回,
發現荷蘭人填土造地的功夫真是令人佩服。
築堤防以後一點點將水抽乾,造橋鋪路。
堤防上的景致維護就交給羊咩咩,
他們總是目不斜視,很專心致志地將草皮修剪個整齊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