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看過柏林喜歌劇院的新製作:
韓德爾義大利文歌劇 Serse (1738 年首演於倫敦)
當晚坐在劇院中的,只是我的軀殼,靈魂出竅整個不知在想什麼。
是的! 常常是靈肉分離的狀態......
耳目毛孔捕捉一下聲色娛樂,腦子又回去想自己的事,
來回切換毫無違和感,之後就沒有想要寫什麼感想,
只記得台上台下行動熱鬧,有無厘頭也有純真。
冥冥中這齣戲跟我還沒了結,知道我沒用正眼好好看,
前陣子杜賽多夫重演這版本,我發現有張隨意兌換券期限快到了,
一翻開節目表就看到它,選擇第二次進劇場看這個製作。
故事很簡單,重點是怎麼說。
塞爾斯國王喜歡上弟弟的情人,把弟弟流放,自己對情人大獻殷勤,
情人的妹妹嫉妒姐姐左右逢源,不斷阻撓國王兄弟二人的示愛。
王弟流放中,遣男僕男扮女妝,扮作賣花女回宮向情人投遞的情書,
被妹妹半路攔截兩面撒謊,挑撥離間火上澆油:
對國王說王弟又寫信給姐姐,對姐姐說信是王弟給自己的。
最後國王用強的,乾脆逼婚強娶!
一直女扮男妝成士兵,潛伏在國王身旁的癡情前情人此時出手,
搶救新娘,扮回女裝,問國王當年的山盟海誓何在?
國王羞愧下只好又認了她,把弟弟的情人歸還,
妹妹也跟當過賣花女的男僕看上了眼.....
這麼簡單無腦的劇情要用巴洛克每段詠嘆調唱三次的做法,
演個三小時還能讓人忘記其實沒發生什麼大事,就是導演的功夫。
當然每位歌者的歌喉演技亦功不可沒!
國王 Xerxes 和弟弟都是真男人演的假聲男高音,
半男半女,半人半獸滿天飛,
男僕和舊情人的男女角色時時交替,互相挑逗,所有人在台上換裝,
性暗示因蓄意情色反而毫不情色,讓人很輕鬆看待,
觀眾不需臉紅心跳,舞台上還是可以鬧個天翻地覆。
but sex sells, Xerxes could be a sex rex.
兩千五百年前,波斯國王賽爾斯有很偉大的爸爸 ~~大流士
他接手以後波斯還不至於盛後極衰,
也有做做樣子打仗,建立歐亞橋樑,
為難一下其他戰功彪炳的,弭平埃及希臘等地的叛變。
兩三千年前那幾位,都是歐亞非各佔一小塊就堪稱帝國橫跨三大洲。
相對來說塞爾斯武功不好也並不愛打仗,更喜歡奢華建物,
行徑乖張頗有繪本人物架勢:
他曾在勞民傷財的跨海大橋完工後,旋即因一場暴風雨,
眼看著新橋新毀,氣得下令在海上抽三百鞭,以懲罰海神不給面子~~~
也曾因莫名酷愛梧桐樹,在御花園一棵又高又大的梧桐樹上鑲滿金子,
派兵日夜看守~~~
歌劇中劇首劇尾出現的"抱樹情歌"和"橋毀橋段",是唯二於史有據的,
其餘的,純虛構囉~~!
既是虛構,大家就放輕鬆點,回到戲劇字面最單純的涵意: 玩!
巴洛克戲劇,在當時以繁複亂真為進步表徵,要山有山要海有海。
真動物也上舞台,台下觀眾吃喝調笑社交不停,
頗有戲園子嗨成一片的氛圍。
兩百多年後,這一點變成最落伍之處:
機關繁複費工,極力模仿真實又讓人一眼看穿很假,
但是,這確是觀眾戒不掉的,愛在假夢裡傻笑。
這其實就是瑞典導演 Stefan Herheim 在這個製作裡的耳語。
(碎碎念: 我覺得這導演長得一臉橫肉挺兇的, 自己幫他把音調放柔.....)
導演在詠嘆調重複時層層鋪陳啞劇,人物行動極盡誇張,
很假,假得很直白,也假得引人傻笑......
最終,所有人都玩得很開心,這點不是虛構的。
後記:
十八世紀這戲是為當紅閹伶寫的,今日都是真男人學這行,
頗有復興此行當的意味,只是唱法改成頭腔共鳴。
這次的主角由出生於羅馬尼亞的 Valer Sabadus 飾演,
二十八歲,粉絲團已不小了。
最後一位閹伶已於 1922 年逝世。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