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觸吉賽兒,年代久遠,不知上了小學沒有。
不常在家的二哥,已經在念醫科住校,小妹除了未看童話先看人體解剖書,
還在他書櫃裡翻到一些繪畫音樂舞蹈的書籍,那彩色書頁上的優雅身形,
平衡了冰冷解剖學,我的世界仍有色彩, 儘管認清現實。
很奇怪,幼年的我對天鵝湖胡桃鉗一直不像對吉賽兒這麼印象深刻,
古典的詮釋中,吉賽兒一直是純樸到有點土味的農家女,很有人味。
王子愛上她卻讓她心碎又意外死亡, 成了 Wilis:
那種未婚即死亡的女鬼,總是從午夜到日出以前以甜美舞步引誘男子,帶領男子狂舞而死。
青春年華裡的早夭,階級懸殊的遺憾,和這狂舞而死的死法,很吸引人。
後來才知道這個故事的原形來自詩人海涅的短篇,改編成兩幕芭蕾舞劇 1841 年在巴黎首演,
幾十年後在俄國芭蕾發揚光大再回西歐,現在還是很熱門的浪漫芭蕾劇目。
看過幾個版本都偏重古典服裝和佈景,情節也有小小更動,
這次的卻是著簡約時裝,時空不明的普世,劇終分外空靈淨化......
出自年輕英國編舞家 David Dawson 之手:
http://www.aalto-ballett-theater.de/premieren/giselle.htm#bilder
故事:
農家女吉賽兒與寡母生活在小村中,青梅竹馬的獵人深愛她。
同時已與貴族女定親的王子對未婚妻沒有感覺, 對吉賽兒一見鍾情。
王子偽裝成農夫住到村上來,吉賽兒也對他傾心了。
獵人當然嫉妒傷心,他自認為已是吉賽兒的未婚夫。
村中即將有一場婚禮, 吉賽兒與其他未婚女孩一起為婚禮準備著,
獵人在此時發現了王子的身分公然揭穿他,王子未婚妻也出現,
吉賽兒心碎之際, 獵人和王子爭鬥,人群混亂中她撞上王子手中的劍,
婚禮前喪鐘先被敲響~~
第二幕的荒山野墓旁, 王子悔恨想著吉賽兒,更難以忘卻與她短暫甜蜜的愛戀。
成群蒙著白紗的 Wilis 出現,欲與王子共舞,但吉賽兒的愛保護著王子,
成鬼的吉賽兒與王子深情共舞, 撫平他的愧疚,也放下彼此的感情,
因著原諒與放下, 日出之際, 吉賽兒化作晨霧輕煙,脫離 Wilis 行列, 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