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送盧易單獨飛回台灣上華語研習班已經兩週了,時間湊得上就盡量每天簡短視訊一下。
說實在很多細節我們也不清楚,還是要等深入訪問過他和照顧的表兄姐才能分曉。
片片斷斷的只知道他很忙家人也很忙,有空閒時間帶他出遊,打球騎車運動,
大家輪流遛小孩把他弄累天天好睡覺,他可是正職週間整天上課,
上午學中文,中飯後變換文化課,讓他們泡茶,寫書法打太極或作手工。
剛到的那兩天,聽說他不是面無表情就是靦腆笑得跟花一樣,
家人馬上發現這是因為他中文沒完全聽懂,聽懂就笑!
鼓勵他多問多說話, 這幾天跟他視訊時中文詞彙多很多,也流利多了。
每次視訊,盧易爸比較搶手,嘿嘿! 被冷落的我不會想舔傷口,
因為我知道,他週遭沒有一個人跟他講德文,他當然想跟爸爸劈哩啪啦暢所欲言。
我在旁邊偷笑就好。
他們班是聯合國,很小班,有墨西哥法國等地的同學。
今天他跟我說他找到一個日本同學可以講德文! 因為德日混血, 同學來自科隆,
瞧盧易講得一副他鄉遇故知的開心模樣~~
我問:"爸爸講德文,媽媽講日文,你同學怎麼那麼好學還來學中文啊?"
盧易:"他媽媽是中日混血。" 呵呵~
前幾天我們到附近一區產酒的地方走走逛逛,是萊茵河支流 Ahr, 長度才89 公里。
這條路線也很適合規劃兩天的單車行,真是..... 盧易出門我還先去探查下次跟他單車行的地形路線~~
不過自己亂逛得也很高興,吃晚餐時,侍者問我要的紅酒是勃艮第 (Burgundy) 嗎?
我忘了我人在哪裡,說不要,那太淡了,有濃烈一點的嗎? 我們吃羊肉咩~
侍者有點受傷:"可是,這是我們這裡產的品種....."
我: "啊! 我忘了我到了產地,那請您選一種。"
侍者破涕為笑 (有這麼誇張嗎?):"我拿最濃烈的給您試試!"
還真好喝! 扭轉了我多年不喝勃艮第的習慣。
口味會一直變,以前公公在世時超愛拿出清淡到像粉紅酒的晚期勃艮第跟我喝,
當時也很喜歡,直到口味變重就移情別戀了。
天氣時晴時雨,雨大時,撐傘鞋子還是會濕,
還好每當我們走葡萄園坡路時都沒下雨,又不熱。
在河邊看到凱爾特人留下來的氣象石。
Photo from www.landschaftsfoto.eu
我們看到的是整大塊杵在地上的,網上還有很多吊在半空中的,或加個三角架的:
Photo from www.holidaycheck.de
石頭怎麼報氣象? 人家凱爾特人是比羅馬人還古早活躍在中歐有農業文化的,
氣象石上如是說:
石頭若濕,下雨
石頭有影,出太陽
石頭若白,下雪
看不到石頭,大霧
石頭泡水,河水氾濫
石頭晃動,颳大風
石頭滾倒,地震
石頭不見,被偷了!
農業社會的智慧, 簡單吧?! 哈哈! 正確解讀,切莫想太多太雜。
盧易嘛~ 看來很好, 身上很多小擦傷, 臉上嘻嘻笑,跟我們說小傷不痛,繼續蹦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