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盧易爸第一次買這種根莖類蔬菜時,
他是不知道該怎麼煮,我是根本沒看過聽過。
當晚隨便削皮用水煮熟, 白白的,吃起來像芹菜根,
一點淡淡蔘味。
上網一查才知道, 它學名 Scorzonera, 中文叫婆羅門蔘,
又叫西洋牛蒡, 菊科的, 細葉也可當生菜沙拉吃。
德文叫SCHWARZWURZEL (黑根)。
這是它地面上的花葉, 一點都聯想不到地底真面目:
看來要再查查有哪些料理方法,不然真是...不特別。
最好笑的是削皮時, 皮下滲出很黏很黏的汁液,
比馬鈴薯芋頭黏多了,顏色也黑黑的。
手上和摸過的刀柄水龍頭等, 都很難清理。
原來要煮或蒸熟以後才去皮, 馬上泡檸檬或醋,
才不會黏手及失去原汁味道...
打算下次試試作濃湯,焗烤之類的,
第一回真浪費了這食材~~~
第二回盧易爸又買了這黑不溜啾的菜根,
我用刷子清洗一遍,加上便宜又大碗的蘋果醋在水中煮熟,
削皮時真的不黏手了, 之後用一點奶油煎,
應該要配高級海鮮, 家裡卻沒有干貝鮑魚之類的,
只好弄一堆小小的北海蝦, 炒青花椰菜, 再加水煮馬鈴薯。
這次的口感因為有用到奶油,近似蘆筍柳~~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