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若對憂傷不善感,嚐不到恬淡的多愁。

因著永遠相隨的重力,讓人看得到無重的幻想瞬間。

 

 

看了齣杜城芭蕾的新製作 b.16三個作品:

1. 牧神的午後 (首演 1953 紐約)

音樂: 德布希

編舞: Jerome Robbins

2. 無言 (首演 2010 阿姆斯特丹)

音樂: Hugo Wolf

編舞: Hans van Manen

3. 夜四合 (全球首演)

音樂: 舒伯特德國舞曲, Salvatore Sciarrino 聲之影,舒伯特第七號交響曲"未完成",舒伯特男聲合唱曲"夜"

編舞: Martin Schläpfer (芭蕾總監)

指揮: 簡文彬

演出: 杜塞多夫萊茵歌劇院芭蕾舞團與管弦樂團

 

 

 

Jerome Robbins 是喬治巴蘭欽的高徒,傳承新古典語彙的簡單華美。

這齣短短的牧神午後輕淡純美得像一場夢,我好喜歡啊~

不花俏的動作不說長長的故事,就是當下行動本身,這麼真實樸素,這麼切膚,所以這麼浪漫。

如同希臘神話中牧神與精靈的邂逅,那種飄渺稍縱即逝的情愫,呼一口氣就如輕煙飄散了。

場景在下午灑滿陽光的排練場,一位男舞者趴在地上睡覺,女舞者走進來熱身練舞,

以為自己單獨在練習的她,專注地看著鏡中自己的姿態,對男舞者投在她身上的目光渾然不覺,

一場眼神毫不接觸的雙人舞展開, 非常親膩卻總如隔著一層玻璃,直到女舞者感受到臉頰上那真真實實的一吻,

鏡像與夢境被打破, 女舞者收拾東西離開排練場, 男舞者趴回去原來睡的姿勢。

 

 

近八十歲的荷蘭編舞家 Hans van Manen 用百年前 Hugo Wolf 根據歌德小說譜的歌曲為靈感, 編了"無言"。

無言是因為他只取鋼琴伴奏, 不用人聲, 把文字抽掉了。

高齡又多產的編舞家本來也就喜愛在作品中缺這個少那個地玩。

舞者一女三男, 演繹著"渴望"這個題目。

他對他的舞者說過:"渴望的意思就是什麼事都沒發生。"

簡單地說就是沒有結果的掙扎啦! 徒勞~ 這是我說的.....

 

  

下半場的重頭戲"夜四合",挑起瞳孔張大以後毛孔感受到的模糊想像與陌生恐懼交疊。

我自己是如此, 在夜幕降臨以後感受會更敏銳, 思路更清晰, 汗毛如天線般豎起。

但是比白天多接收到的訊息, 卻也因黑暗而看不清說不明,在空曠漆黑中彷彿更觸得到遺忘了的夢境。

在此要提及跟這位編舞家合作了十四年的日本獨舞者加藤優子, 她的身體感引發編舞家創作了很多奇怪又高難度的舞。

即便是受西方芭蕾訓練的舞者, 日本人文化中的下蹲曲弓, 舞踏般的穩重蜷曲再再將抗拒地心引力的芭蕾舞拉回來,

造成了 Martin Schläpfer 的舞者常常要僵在半伸半屈的不穩定狀態, 豈是一個難字了得!

 

 

images images1 Unbenannt  

 

 

 

 

 

舒伯特  (Franz Schubert 1797 ~ 1828) 三十一歲的短暫生命裡, 常被人描繪成懷才不遇窮困潦倒,

讀讀當時社會生活的記載, 其實他也有因為出版商將他作品付梓而賺過不少錢,只是都豪情花在酒肆和沙龍音樂會裡了。

付不出酒錢時,酒保還會願意拿他一首歌曲抵帳,通常舒伯特就現場寫就一曲。

他數度角逐宮廷樂人的職缺不受青睞, 還因與多位男性友人過從甚密被傳聞性向可議,

二十五歲就得了花柳病, 酗酒又發胖,三十一歲死於連續高燒。

但以他六百首歌曲的創作量生時只出版一百首, 且歌劇交響曲多數沒演出, 彌撒曲安魂曲也沒少寫,

只能說他沒有遇到行銷金頭腦替他打理,自己也不想出名吧!

在他死後舒曼和孟德爾頌等人才將他作品發揚光大。

這樣的人抒情歌曲源源不絕,還有一大堆開了頭又未完成的作品,很有趣。

我一向沒有很喜歡他的抒情歌曲,自身基調不合, 但一直喜歡他這首只有兩個樂章的 b 小調交響曲。

很隱晦,很優美,好像隱隱的痛,默默的望,與無根飄盪的輕愁,最終融在一場黝暗卻不失愉悅的夢。

 

 

arrow
arrow

    ya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